棉胎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棉胎厂家
热门搜索: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回望十一五鄞州辉煌5年路图-【资讯】

发布时间:2021-07-21 09:29:25 阅读: 来源:棉胎厂家

“十一五”期间城乡居民收入情况(元)

“十一五”期间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十一五”期间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亿元)

学有所教

病有所医

老有所养

“十一五”期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鄞州万达广场内景

众有所乐

“十一五”时期,是改革开放以来鄞州发展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受惠最多的时期,也是鄞州区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平凡的时期。

近五年来,鄞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各项工作,积极推进“三大行动纲领”建设,实施“幸福民生40条”,经受住了国际金融危机等一系列严峻挑战,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鄞州人民锐意改革创新,奋发图强,谱写了经济发展的新篇章,铸就了社会进步的新辉煌。

经济建设篇

回首过去不平凡的五年,鄞州走过了极不寻常的时期,在经历了金融危机、资源短缺、冰雪灾害等严峻考验后,鄞州经济依然交出了令人满意和喜悦的答卷。

五年来,鄞州经济社会发展始终走在我市乃至全省前列,地区生产总值、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科技综合实力等主要指标一直保持领先。

回望过去,一组组精彩的数据,彰显了鄞州人敢为、求实、争先的精神;剖析原因,一个个具体的实例,生动阐述了区域经济发展的“鄞州经验”

经济总量五年增长近一倍

科技创新一路领跑

精彩数据 800亿元和175亿元!这是鄞州今年预计的地区生产总值和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五年间,鄞州经济总量增长近一倍。按户籍人口计算,去年全区人均GDP达到87989元,列全省第二位,是2005年的近两倍。

背景解读 五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全区上下紧紧围绕“共建和谐鄞州、共享全面小康”的目标,深入实施竞争力提升行动纲领,既立足当前保增长,又着眼长远调结构,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发展方式加快转变。

总量攀升速度不断加快。全区生产总值由2005年的353.14亿元增加到去年的703.5亿元,四年年均增长14.2%,总量位居全市首位、全省第二。去年全区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145.1亿元,保持全省第一;2006-2009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87亿元,一大批重大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经济社会发展的后续发展能力和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

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先进制造业壮大提升,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软件动漫等新兴产业高速成长,三次产业比例由2005年的4.9:63.8:31.3调整到去年的3.7:61.9:34.4,第一、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2005年的2.7%、62.5%和34.8%调整为去年的1.7%、30.8%和67.5%。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74家,总量占全市30%;国家授权专利位居全市前列。产业发展能力位居全国各县(市)区第二,科技综合实力跃居全省第一。

科技创新一路领跑

精彩数据 2006年,全区科技经费为6000万元,到2010年达到1.65亿元,年均增幅达到40%。目前全区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74家,占全市30%左右。今年截至11月底,全区实现专利申请量6301件,专利授权量6207件,专利申请数、授权数、发明专利申请数、授权数四项指标均排在全市首位。目前,全区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超过800亿元,同比增长30%以上。

背景解读 科技牵引鄞州快跑的背后,是鄞州区委、区政府不断强化政策导向、大力营造“创新生态”的诸多实践。每年年初出台的鄞州“一号文件”,集中优质资源向科技创新倾斜,重点增加对企业研发投入和专利产出等支持。

“十一五”期间,鄞州注重企业创新主体建设,培育了一批具有较强研发能力、集技术开发和产业化生产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群体,创新型企业数列全市第一;累计拥有国家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3家,国家级研发机构分中心3家,省市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93家,企业年技术开发费投入30亿元以上。

5年间,鄞州筑起了一个“创新高地”。目前,全区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超过80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19%,高新技术产业成为区域经济企稳向好、加速回升的第一拉动力。

与此同时,鄞州大力推进软件动漫基地、科技孵化基地两大基地建设,形成了新的经济增长亮点。软件产业集聚区集聚软件及信息服务企业约330家,全区动漫产量13000分钟,位居全省第二位。

品牌建设“破茧成蝶”

精彩数据 鄞州已拥有注册商标5300余件,其中,中国驰名商标72件,省著名商标63件,市知名商标133件,并拥有“雅戈尔”、“奥克斯”、“杉杉”等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实力的知名品牌。

背景解读 多年来,区委、区政府积极营造浓厚的商标创牌氛围,不断研究制定各项优惠扶持政策,推进区域经济主体价值增值。农业、制造业、服务业商标品牌建设成为商标品牌战略的重点并实现突破,著名商标、知名商标的申报数每年以20%以上的比例递增。

近年来,鄞州区通过发放宣传册、组织培训等形式,使不少企业得到了一对一、面对面的创牌服务,企业创牌的氛围越来越浓。专门出台了《关于推进鄞州区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对当年通过行政途径、司法途径获得中国驰名商标且当年实缴税金2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奖励100万元(扣除通过司法途径获取的奖励);对新获得省著名商标、市知名商标的工业企业,继续保持20万元、10万元的奖励额度。全区企业的品牌“自我增值”意识也得到了提升。

转型升级实现“华丽转身”

精彩数据 今年鄞州区规上工业产值预计可达到1760亿元。这将创下“十一五”以来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的新高。“中国县市区产业发展能力排行榜”今年首次发布,鄞州产业发展能力排名全国第二。目前,鄞州单位GDP能耗仅为全国百强县平均水平的65%。

背景解读 国际金融危机、要素制约、能源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等外部倒逼因素的叠加,使鄞州工业转型升级的步伐进一步加快。

5年来,鄞州立足“转型”,工业能级越发强大。全区拥有机械装备、新型材料、纺织服装、电子电气、交通设备、文具文教等六大百亿级产业基地,其中新型金属材料、汽车电子及零部件基地已成为国家级特色产业基地,新型计量仪表基地成为省级特色产业基地。

鄞州工业企业群体越发庞大。目前,全区拥有年销售上亿元企业300多家,涌现出一批市场份额高、经济效益好、带动作用突出的龙头企业和骨干企业。“十一五”以来,全区新增上市企业7家,位居全市前列。

淘汰落后产能,进一步优化了区域产业格局。“十一五”期间,鄞州预算安排1亿多元补贴资金,鼓励全区159家铸造企业转型升级、关闭转产。现已有83家铸造企业实现了产业转型,其他较大规模的铸造企业实现了产业升级。

现代服务业成经济增长新引擎

精彩数据 “十一五”期间,鄞州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8.4%。去年,全区实现服务业增加值246.7亿元,占GDP比重34.8%;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3.5亿元;完成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177.27亿元,服务业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58.7%,成为鄞州区投资增长的主要拉动力,提前一年实现了“十一五”规划所确定的主要指标。

背景解读 围绕“壮大总量、拉开空间、提升层次、拓展能级”的总体目标,近五年来,鄞州进一步优化发展现代商贸、休闲旅游、现代物流、房地产等传统优势产业,做大做强高端商务、文化创意、软件信息服务等新兴产业,扩大发展社区服务业,推动服务业集群式、高端化、国际化、跨越式发展。

加快推进服务业“八大产业基地”建设,依托南部商务区、空港物流园区、创新128园区、宜家商业广场、奥特莱斯等大项目、大载体,构筑服务业集聚发展大平台,推动相关服务业态集群式发展。

近五年来,万达广场、利时百货、南苑环球酒店等相继开业,全区市场销售保持旺盛势头。楼宇经济不断壮大。南部商务区一期已经开园,二期已经动工,已签约引进企业总部50余家。此前,全区已建成商务楼宇41幢,投用19幢,计71万平方米,楼宇入驻企业974家,入驻率72.8%。

新兴产业加快发展,重大项目招商获得突破。全区现有软件、信息服务企业250家,今年前三季度全区软件产业总收入15.23亿元,同比增长72.5%。

金融机构及总量五年翻番

精彩数据 存款余额1264亿元!贷款余额1074亿元!这是到11月末全区金融机构的“成绩单”。这意味着,五年间,鄞州区存款余额和贷款余额都增长了一倍以上。

背景解读 随着鄞州在宁波中心城区中地位的进一步提升,金融机构加速集聚,辐射功能明显提升是近五年来的一个显著特点。区级以上各类金融机构总数2005年年底只有30家,到今年年底增加到61家。

五年来,伴随着鄞州区域经济总量的不断递增,金融各行业经营规模和效益翻番增长,保障了区域发展的融资需求,促进了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全区金融业增加值稳步攀升,2009年8月底和今年6月底,全区银行业本外币存款、贷款余额分别突破“千亿元”大关,贷款投放规模和比重大幅度提高,有力支撑了全区经济发展和城乡建设。

此外,五年来新增上市公司7家,有3家企业6次通过发行短期融资券、公司债等形式募集资金60.5亿元。股权投资、融资租赁、小额贷款、证券等新兴金融服务业不断发展壮大。组建各类股权投资机构13家,注册资本总额逾8亿元。

城市建设篇

鄞州区高唱“调结构、促发展、惠民生”的主旋律,一批事关长远发展、持续发展、惠及民生的重点工程项目如期建成,城市大巴穿梭乡间,甬新河水碧波荡漾,供电网、供水网、公路网等城乡联网,小城镇建设如火如荼,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新城区建设联合国获奖

城镇面貌焕然一新

精彩数据 鄞州新城区从1995年开始至目前,全社会投入建设资金700亿元,综合配套能力覆盖33平方公里,建设城市道路200多公里,政府职能机关相继入驻,北部商贸居住区初步形成,宁波南部商务区加快建设,重大公共服务设施相继建成,高教园区已成规模……一个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环境优雅、宜居宜业的宁波南部新城靓丽展现。

背景解读 在2009年召开的“可持续发展城市化战略峰会暨联合国人居奖优秀范例奖评选”中,鄞州新城区荣获联合国人居奖(中国)优秀范例奖。

鄞州新城区,前身为鄞县中心区,紧靠宁波市区南面,于1995年拉开开发建设的序幕。2003年3月,中心区改名为新城区,作为宁波大城区的新成员,城市框架从33平方公里向80平方公里拓展,真正驶上了城市化快车道。2005年年初开始,新城区强化了生态、商贸休闲区、南部商务区、公共服务区等四大功能,形成与宁波中心城区功能互补的城市建设格局。

在鄞州新城区建设过程中,鄞州区政府始终恪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组织新城区重点区域规划时,采用国际招投标方式或选择针对性强的规划单位来进行规划,并按现代化要求建设城市,按市场化要求经营城市,按规范化要求管理城市。

城镇面貌焕然一新

精彩数据 截至10月底,“十一五”期间全区累计完成拆迁336.3万平方米、建新642万平方米、全社会投入268亿元,提前超额完成小城镇建设3年拆建投目标任务。

背景解读 鄞州区以改变城镇面貌为出发点,坚持整体联动、拆建投并举。特别是前年开始的“城镇建设年”活动,提出要以改造一条街景、开发一块新区、整改一批镇中村、实施一批产业支撑项目、完善一批城镇基础配套设施、形成一套高效建设管理体制为切入点,一年抓推进,二年出形象,三年展新貌,加快建设都市型功能区、区域型中心镇、城郊型和特色型小城镇。目前,各地正在分类推进,具有鲜明鄞州特色的小城镇建设格局已初步形成。

小城镇建设着眼城乡基础设施“全面对接、互联成网”,强化了道路、公交、电力、通信、供水、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了便民服务中心、卫生医疗机构、图书室、文化健身场所、休闲公园、菜市场等公共服务设施,实现了共建共享。

同时,还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小城镇建设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政策,突出“活机制、强建设、重保障”,联动推进扩权强镇改革,依法扩大并下放了镇乡(街道)经济社会管理、行政综合执法、公共服务、财政管理、人事管理等40项权限,免收166项行政事业收费,一条具有鄞州特色的城镇化之路正越走越宽。

农房新建突破千万平方米

精彩数据 经过8年的努力,鄞州区农村住宅的新建面积已突破1000万平方米,11万农民喜迁新居,近万户大龄无房户和住房困难户的住房难题得到解决。鄞州由此成为我省农村住房改造建设中首个新建面积超千万平方米、投资总额超百亿元的县(市)区。

背景解读 因为特殊的地理历史原因,鄞州农村住房问题十分突出,与经济强区的形象形成了强烈反差。2002年撤县设区后,鄞州决定利用城市化、工业化加速的机会,在全区范围内实施大面积的“旧村改造新村建设”,力求实现“居者有新房、村庄有新貌、城镇有新型”的目标。

旧村改造中,鄞州坚持把农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要位置,确立“尊重民意,维护民利,依靠民资,强化民管”的“四民原则”。由于充分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农民建新房的热情被调动起来,“要我建”成了“我要建”。

“旧村改造新村建设”不仅改善了鄞州农民人居环境和农村基础设施,强化了公共服务,而且使得农民的增收渠道得到有效拓展,家庭资产迅速增加。据统计,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2年的6510元跃升至2009年的13930元,7年翻了一番。

重点工程建设投资410亿元

精彩数据 “十一五”期间,鄞州一项项重点建设工程相继铺开并不断传出捷报,5年来共完成投资410亿元,竣工投产69个项目。

背景解读 甬新河鄞州段是整个工程的关键。该工程于2007年主汛期前实现全线通水,2008年底全面完工,使鄞东南平原的防洪标准由5年一遇提高到20年一遇。同时兼具防洪与生态双重功能,河道水质得到彻底改善,农田灌溉作用明显,河道两岸绿树成荫,成为鄞州一道亮丽的风景。

姚江鄞东南调水工程于2007年12月开工建设至2009年7月完工。工程启用后,实现了姚江、鄞西、鄞东南三大水系的沟通,同时改善了鄞州近郊特别是中心城区的水环境,大大提高鄞西和鄞东南平原的防洪排涝和抗旱能力。

2009年12月5日,宁波电网首座全户内GIS220千伏鲍家变正式投产运行,这是鄞州区目前最先进的变电所。总投资为2.07亿元,当期投产2台主变,总容量为48万千伏安。鲍家变的投产对整个鄞州中心城区,尤其是对正在建设的南部商务区,提供了良好的供电保障。

被列为省、市重点工程的龙观至溪口公路工程2008年8月开工建设,于今年7月全线通车。龙观至溪口公路工程的通车不仅使五龙潭至溪口行车时间从原来的1个多小时缩短到10分钟左右,而且整合了五龙潭、溪口两大景区旅游资源,推动两地经济社会发展。

社会民生篇

鄞州区在财政收入增加的同时,不断加大民生投入,让百姓共享建设成果。从中也可以清晰地看出区委、区政府对民生问题高度重视以及破解民生难题的决心和勇气。与此相伴,一幅幅更加美丽的民生画卷展开在鄞州广大群众面前。

社会保障网络全覆盖

公共文化惠泽民众

精彩数据 截至2010年9月底,全区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工伤、生育、失业保险等“五大保险”参保人数为71.6万人、48.4万人、39.8万人、36.6万人、37.5万人。

背景解读 “十一五”期间,在经济和财政实力不断壮大的同时,鄞州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价值取向,逐年大幅增加投入,努力推动体制机制创新,社会保障体系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十一五”期间,鄞州区实施了一系列就业扶持政策,全区各类劳动力基本实现充分就业。通过扩大就业帮扶的受益群体,建立就业帮扶的长效机制,区政府再就业资金投入4亿元,比“十五”期间增长415%。城镇登记失业率持续下降。同时,职工技能培训工作发展迅速,劳动力素质得到一定程度提高。全区已基本形成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校企互动的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职业培训格局。

“十一五”期间,鄞州区实施一系列社会保险政策,实现城乡社会保险的全覆盖。2007年底,鄞州区在全市率先实现社会保险制度全覆盖,并以养老和医疗保险为重点,加快建立更加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险政策体系,社会保险作为社会和谐之基础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继续走在全省全市前列。职工养老等五大社会保险实现统一征缴,城乡养老保障制度实现自由衔接转换,社会保险参保覆盖面稳步扩大。

各类养老保障水平不断提升。从2005年开始,鄞州区连续6次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和相关群体养老金水平,目前全区企业退休人员人均月养老金达到1624元;被征地人员养老金标准比“十五”末每人每月增加120元。目前,鄞州区在社保制度层面上实现了“人人享有社会养老保障”的目标。

“十一五”是鄞州区农村医保快速发展的时期,目前参保人数达到48.3万人。住院医疗补偿率从“十五”末的26%提高到目前的53%。实施了门诊医疗补偿制度,补偿率从最初的15%提高到目前的45%,待遇水平在全省全市继续保持领先水平。与此同时,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全面实施,实现了城乡医疗保险制度的无缝衔接,目前参保人数已达到94696人。

公共文化惠泽民众

009年,公共文化事业费、人均文化事业费分别为17832万元、112.86元,比2006年分别增长282%、255%,同时公共文化事业费占地方财政预算总支出的比例也增至2.74%。

背景解读 “十一五”期间,国绕“建设文化强区、打造文化鄞州”的目标,鄞州区以文化惠民为根本出发点,坚持软硬并举、城乡并进,不断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繁荣文化事业,全区文化发展活跃、亮点纷呈,收获累累硕果。2009年通过全国文化先进县复查,保留2001年荣获的“全国文化先进县”称号;2008年起该区连续两年蝉联全省公共文化服务综合评估第一;2008年起市政府对各县(市)区文化工作考核中,鄞州区连续两年蝉联第一;2009年男声小组唱《钢筋班的棒小伙》成功问鼎国家文艺精品最高奖项全国第十一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实现了该区文艺作品在国家级“五个一工程”奖零的突破,陈盖洪木雕《陈氏万工轿》、咸祥抬阁《蝶恋梁祝》喜摘全国民间文艺最高奖项第九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

此外,该区2009年荣膺“中国博物馆文化之乡”称号,截至10月底,全区已建、在建、筹建各类博物馆达27座,其中已建成15座。2009年该区还创新性启动了“天天演”文化惠民工程,探索基层公共文化跨体制、跨区域合作,建立“政府采购、公司运作、全民享受”的文化惠民常态运行机制。截至10月底,“天天演”已演出1261场次,惠及观众138万人次,今年该区申报的《“天天演”文化惠民工程:一种政府公共文化服务机制的创新模式》成功问鼎全国社会文化最高奖第十五届全国项目类“群星奖”。

医改惠民开创“鄞州模式”

精彩数据 经过3年努力,在全区2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15家完成新建任务,4家正在施工;新建改建280余家高标准社区卫生服务站,基本建成了“十五分钟医疗圈”。“及时就医、安全用药、合理负担、平等享受”的“鄞州模式”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基层医改典范。

背景解读 鄞州区紧紧围绕解决城乡居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着眼人人享有基本医疗服务,逐步建立健全了以区级医院为龙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为基础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重点推进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基本建设经费由区、镇两级共同承担,区财政安排专项资金2亿元,镇乡(街道)配套资金约4亿元。

为引导群众“小病进社区”,“十一五”期间,鄞州区从提升医疗卫生队伍素质入手,一方面鼓励各级卫技人员参加在职学历教育,另一方面加大人才引进力度,重点实施了“大学生村医工程”,连续3年每年招聘250名左右事业编制毕业生,定向充实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确保村村拥有1名以上具有正规学历的全科医生,此举有效缓解了卫技人员特别是全科医生紧缺状况。

近年来,鄞州区还在全省率先建立了农村远程影响诊断系统,2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被全部纳入,并在鄞州二院设置统一的诊断中心,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区级专家提供的服务。该项目已被确定为省社区卫生服务体系重点建设项目。

十二年免费教育全国领先

精彩数据 2006年春季开始,鄞州区财政每年投入专项经费3700万元,全面实施全免费义务教育。2007年秋季起,率先在全国实施免费职业教育,区财政每年投入4000万元为全区近1.5万名就读职高的学生埋单。2008年秋季起,该区又实施了普高免费教育,从而全面实现12年免费教育。从2009年起,该区又将学前教育纳入政府实事工程,通过两年的努力,基本解决了“入园难、入园贵”问题,学前教育经验走在了全国前列。

背景解读 实施免费教育制度,更好地提供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这一我国当前最大最重要的公共产品,使经济发展的成果惠及全社会,有利于促进社会公正,有利于彻底改变城乡教育二元结构,有利于提高全国公民、特别是农民的整体素质,增强经济发展的后劲,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的统筹和谐发展。免费教育的实施和免费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建立是一项重大的制度创新,也是对政府执政能力和管理水平的考验,鄞州通过制度创新和政策调控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免费教育的有序推进,鄞州总是领先于人,鄞州经验为很多地方实施免费教育提供了经验和示范。

贵阳铭仁耳鼻喉医院以患为本专注耳鼻喉诊疗

图形商标注册容易通过吗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重庆好的消化科医院在

准确诊断病因光动力有效诊治扁平疣